【繁殖】羽衣甘蓝怎样繁殖:播后需浇足水


【繁殖】羽衣甘蓝怎样繁殖:播后需浇足水

文章插图

羽衣甘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,别名叶牡丹、彩叶甘蓝 。 原产地中海至北海沿岸,为二年生草本 。 茎生叶阔卵圆形,具明显叶柄,叶面光滑,被有蜡粉,外形酷似卷心菜 。 株高30~40厘米,春季抽薹开花 。 其常见的栽培品种有矮型、高型,叶片有皱叶、圆叶和深裂叶之分,叶色有紫红、粉红、纯白、黄、淡黄、黄绿、玫瑰红等 。 其中目前比较流行的有圆叶的“东京系列”,皱叶的“大阪系列”,还有杂交1代的“名古屋系列” 。 羽衣甘蓝叶色鲜艳,株形雅致,耐寒,易栽培,是冬季和早春的重要观叶植物 。 适用于城市中心广场的大型花坛布置,为城市增色添彩 。 也有人将其制作成组合盆栽装饰居室、阳台,更显生机勃勃,春意盎然 。
羽衣甘蓝喜冷凉和阳光充足环境 。 耐寒,耐盐碱 。 生长适温为15~20℃,冬季幼苗期能耐- 2℃低温 。 土壤需肥沃、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。
羽衣甘蓝的繁殖主要用播种繁殖 。 一般在秋季8月进行,播后需浇足水,种子发芽适温为20~25℃,播后7~9天发芽,长出3~4片真叶时可移栽 。
栽培类似十字花科蔬菜 。 出苗后进行间苗1~2次,真叶3~4片和7~8片时移植2次,最后定植花坛或盆栽 。 作盆栽应稍加遮荫,避开阳光直射,以免影响叶片恢复 。 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,抽薹时,加施2~3次磷钾肥 。 如不留种,应及时将花薹剪去,可延长观叶期 。 留种植株要注意隔离,避免品种之间与其他十字花科植物杂交 。 常见的病虫害有霜霉病和白粉蝶幼虫危害 。 霜霉病用65{bf}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;白粉蝶幼虫用2. 5{bf}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喷杀 。
【【繁殖】羽衣甘蓝怎样繁殖:播后需浇足水】

    推荐阅读